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幼健康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3-03-03 浏览:425次

国家卫生健康委5月30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幼健康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幼健康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幼健康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首先向大家通报近期出台的卫生健康重要政策文件情况。一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2022年重点落实四方面任务,加快构建有序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二是印发《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修订完善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指标框架体系,优化考核方案,促进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三是印发《超声诊断等5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制订超声诊断、康复医学、临床营养、麻醉及消化内镜诊疗技术质量控制指标,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以上是近期情况通报。

世界卫生组织将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妇女儿童健康反映了国家全民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妇幼健康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就。

今天的发布会将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幼健康工作的进展成效。这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宋莉女士;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女士;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首席专家王临虹女士;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先生。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首先请宋莉司长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幼健康工作进展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

宋莉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幼健康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在这儿见面,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和媒体朋友们对妇幼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努力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强顶层设计,巩固完善制度,优化配置资源,如期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中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妇幼健康各项目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2021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已下降到16.1/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5.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7.1‰,妇幼健康核心指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防治、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儿童保健以及出生缺陷防治等重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工作进展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妇幼健康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始终秉持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理念,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妇幼健康发展道路。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启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建立完善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和健康儿童行动等系列计划。不断完善妇幼健康制度建设。

二是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十年来,连续实施了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项目和基层产科、新生儿科医师和儿童保健人才培训项目,以妇幼保健机构、妇女儿童医院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综合医院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支撑的中国特色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32家,妇幼保健机构专业人员达到54.2万人,床位数达到26万张。全国共有妇产医院793家,儿童医院151家,妇产科医师数达到37.3万人,儿科医师人数增长到20.6万人。同时,近年来,云上妇幼、智慧妇幼等创新模式不断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三是妇幼健康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持续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儿童营养改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等项目,优先重点覆盖到所有原国家级贫困县。着力解决妇幼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近年来,全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城乡地区间差距进一步缩小。十年来,西部与东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之比由2.1下降到1.5,农村和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之比由2.7下降到2.1。妇幼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不断增强。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将始终坚持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进一步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广大妇女儿童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谢谢。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宋司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之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妇幼健康工作进展成效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非常谢谢您的提问。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两个周期推出了健康儿童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的提出,全面地推动了儿童健康的工作,大大地把我们整个儿童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能力有所提升。现在回过头来看,目前我们国家每千名儿童床位数是2.2张,较2015年增长了0.27%。

第二,我们的儿科医疗优质资源不断扩容。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基层对于新生儿以及儿童的健康保健服务网络建设,近期还加大了信息化建设以及互联网诊疗等这一系列,都大大提升了整个儿科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儿科人才的培养,刚才宋莉司长在前面已经说到了。结合这些情况,我们在全国不同的儿科医疗机构都在按国家整体的规划在做事。

拿北京儿童医院来说,有三个方面:

第一,按照北京市要求,大家也知道,天坛医院等6家综合医院的儿科以协同发展的形式进行了托管。拿天坛医院儿科2019年来说,一年的门诊量比过去翻了300%。为了有效疏解核心区,我们托管了顺义妇幼。我这里也有一个表,这个表很简单。顺义妇幼从2015年托管,到了2020年底,大家可以看到,6个图当中只有一个图是向下走的曲线,这是平均住院日。也就是说,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等一系列都在提升,有效地把核心区的病人向周边疏解。

第二,作为北京儿童医院,我们2013年已经与全国的儿科同道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下组建了跨区域专科联盟。到目前为止,我们是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一共47家儿童医院,涉及到网络医院三千余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的儿科在有很好的机构建设前提下,人员互动起来,真正体现全国儿科是一家。通过六个共享实现一个目标,即专家、医、教、研、防、管理共享,实现一个目标,即让医生动起来,病人不动。

第三,再次使优质儿科资源有效扩容。大家知道,国家发改委、卫健委推动区域中心建设,以北京儿童医院为例,第一批是河南医院和新疆医院。河南医院到2020年底,河南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门诊儿童下降了63.1%,住院病人下降了51.3%,这就是很明显的一个数字。2019年第一批托管新疆自治区儿童医院,托管以后,在整个新疆自治区地区,我们首先推动了41项儿科诊疗创新项目,其中14项填补了当地的空白。还有,我们在保定托管了保定儿童医院,真正体现协同发展。从2018年开始,儿童血液病、肿瘤病和保定一同共享病房。保定收治了儿童血液病和肿瘤病病人达到4138例,做了7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这一系列再次表明,我们通过这十年的发展,把儿科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但是我们仍然有不足之处,也就是说在目前在全国不同地区,尤其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儿科服务体系构建还不够完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还不够强化,人才培养还不够,岗位吸引力还不足。

今后我们将继续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一引领下,加大对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儿科服务体系建设,真正通过网络体系建设,把这些地区的人员有效地培养起来,真正体现全周期、全方位、有温度的儿童医疗和保健服务,把儿科体系工作做好。谢谢。

健康客户端记者

去年2021-203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发布,请问纲要中卫生健康相关目标推进情况如何?“两纲”确定了多少方面的指标,未来这些指标如何达成?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

宋莉

谢谢您的提问。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是我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每十年发布一次,到目前已经进入了第4个周期。去年,我们配合国务院妇儿工委对过去十年,即2011-2020年“两纲”进行了终末期评估。经过评估,过去十年“两纲”当中一共有25个卫生健康领域的指标,已经全部达标。去年9月份,国务院又印发了2021-203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确定了未来十年妇女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两纲”,在今年4月份,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印发了《国家卫生健康委贯彻2021-203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明确了到2030年卫生健康领域的12项主要目标和8方面主要任务。接下来,我们将以一系列的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为抓手,推动落实新“两纲”当中的各项卫生健康领域的目标和措施的落实。可以归纳为“两提升”、“两消除”和“一促进”。

两提升,我们启动实施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两个提升计划,一方面是对“十三五”已经确立的像母婴安全五项制度等妇幼健康领域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同时也在未来一段时期进一步提高母婴安全保障、优生优育、健康儿童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两消除,是体现了问题导向,聚焦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问题,比如像宫颈癌、艾滋病,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我们将启动实施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和中国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

一促进,是我们联合15个部门,启动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这个促进行动计划是从群众的关切和实际的需求为切入点,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促进行动计划,能够让每个新生命都能够享有大自然所赋予每个孩子的天然的权利,能够从生命起点就享受到母亲甘甜的乳汁。这个促进行动计划的开展,能够帮助孩子们获得最好的生命营养的源泉,从而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是在生命早期能够促进母婴亲密关系的建立和形成。

此外,我们还将大力推进妇幼健康领域的中医药工作,以及以“爱佑新生,心系妇幼”为核心的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工作。总之,未来十年,我们将以生命全周期、服务全过程、健康全方位为出发点,以努力满足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为落脚点,努力达成新“两纲”当中卫生健康领域特别是妇女儿童健康各项目标指标的实现。谢谢。

像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这些疾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请问怎样既保证女性的生育权,又避免将这些疾病传播给胎儿?近十年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有哪些探索和实践?谢谢。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首席专家

王临虹

感谢你的提问,预防母婴传播也是我们妇女儿童健康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艾滋病感染妇女和所生儿童的健康,20年前我们就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整合到了妇幼保健相关服务中,从试点逐渐向全国扩大。2010年,将母婴传播纳入了国家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另外,在原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基础上,我们也把另两个疾病,也是通过母婴传播影响到儿童感染的,一个是梅毒,一个是乙肝,“三病整合”,率先在全球提出了整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母婴传播策略。2015年起,“三病”预防母婴传播工作覆盖到了全国,各地也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和当地妇幼健康有机结合,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来建立健全整个服务网络,为广大的孕产妇提供了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和咨询。另外,对发现的感染孕产妇和所生的儿童提供健康监测,早诊早治和随访指导等一系列的干预服务,努力做到应检尽检、应治尽治。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全国的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的检测率都达到了99%以上。艾滋病母婴传播由原来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34.8%下降到了目前的3.3%,成绩非常显著,为预防阻断儿童新发感染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使更多的感染家庭获得了健康的宝宝。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这个《计划》提出了到202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要降到14.5/10万,婴儿死亡率要降到5.2‰。请问,这个目标目前推进的进展如何?对于危重孕产妇的救治体现了妇幼服务工作的水平和精度,请问,这方面我们开展了哪些工作?同时如何改善分娩体验的?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

宋莉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完善,我们先后制定印发了《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和《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进一步加强母婴安全保障。我们也看到,近年来,高危高龄孕产妇的比例在进一步增多,所以保障母婴安全也持续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专门以预防和减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为目标,来切实保障母婴安全。在全国推行实施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包括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制度、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制度、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制度和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以及重点地区的约谈通报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不断巩固、建立和完善,坚持从源头上防控孕产妇的风险。特别是通过对整个孕产期全程特别是在早期的时候开展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工作,按照不同的风险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分类救治和精细化管理。现在按照风险程度,把孕产妇按颜色进行标识,绿色是低风险,黄色是一般风险,橙色就是较高风险,红色是高风险,紫色是合并传染性疾病,进行“五色”很明显明确的标识,有助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精细化管理。比如说,各地机构在转诊的时候看到有标识是红色的这类高风险的孕产妇就要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转诊到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进行积极的、及时的救治和医疗保障。

同时,我们在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的基础上,也有一系列的行动,包括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专科能力建设行动、便民优质服务行动等若干行动,来全方位地保障母婴安全。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到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3364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3070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十年,覆盖全国、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有效运转的我国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会诊、转诊网络基本建成。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强调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新冠感染孕产妇的医疗救治,指导各地和各级各类助产机构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广大孕产妇的医疗保健服务。

在努力保障母婴安全的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更加高质量的以人为本、能够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妇幼健康服务。我们也看到,像一些医疗机构开展了分娩镇痛试点、非药物镇痛,包括专业的陪伴分娩和温馨产房建设等等这些有效探索,来不断地改善广大孕产妇朋友们的分娩体验。我们也看到很多地方有很生动的实践和有效做法,比如说像重庆,近两年他们启动了妇幼保健机构高品质服务的“五心”行动,也就是说在医疗上要让广大孕产妇安心,在孕产期保健服务方面,能够全程放心,在流程方面进一步优化,能够让广大孕产妇朋友在就诊的时候能够省心,很多地方不断地改善环境设施条件,能够在环境上舒心,在孕产期全程医疗保健方面,更多人文关怀,做到在服务上更加贴心。下一步,我们也进一步总结提炼各地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进一步上升为国家的政策措施,指导各地更高质量地做好母婴安全保障工作。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疫情发生以来,孕产妇产检和分娩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存在感染的风险。请问,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特别是疫情发生的地区,医疗机构是如何保障孕产妇正常服务需求的?谢谢。

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乔杰

谢谢你的提问。在常态疫情化防控的情况下,作为医疗机构,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应对疫情防控整体医疗保障服务的情况下,重点尽力保障孕产妇的安全。首先,针对不同涉疫风险地区的孕产妇进行分流管理。刚才宋莉司长谈到“五色”管理,对孕产妇基本医疗保障要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协调医院各部门优化流程,顺畅对接社区、部门,再在医疗机构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空间,保障涉疫孕产妇正常的产检、急诊、分娩和必要的手术,保障孕产妇的安全。很多医院都因地制宜地建立这样的空间,像北医三院作为北京市危重孕产妇转诊中心,就迅速把前期用于冬奥医疗保障的专门区域改建成了北京疫情期间封控、管控区孕产妇危重症救治的保障区域。

第二,对于孕产妇日常的产检,要积极发挥线上医疗、互联网医疗以及云上妇幼的优势,采取线上和线下就诊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保证必要的线下就诊次数、产检次数,同时又能分流低危孕产妇到线上去就诊,减少医院的聚集,同时也方便了更多患者的就医。

第三,对孕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行为进行宣教及引导。通过网络孕妇学校平台进行疫情期间孕产妇产检相关内容宣教,让孕妇放松心情。例如,宣教中期妊娠阶段的低风险孕妇,如果按规定检查日期不能来医院检查,告诉她们在家里自行监测胎动,宫缩及血压等情况,如果都正常可以适当延长来医院检查时间,但对于高危妊娠,医院可以在尽量防控感染前提下为孕妇安排检查。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去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建议孕妇及家属,要提前了解孕妇所在产检医院的救治流程,包括通道、急诊等,缩短就诊时间,并积极配合医院测体温、流行病调查等防控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对于居家隔离的孕产妇,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加强自我监测,必要时可采取远程诊疗等形式咨询医生,如果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要及时告知所在社区(村)或隔离观察点的负责人,协助联系120救护车前往医院诊治。

封面新闻记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首席专家

王临虹

感谢你的提问。HPV疫苗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HPV疫苗也是宫颈癌防控措施的另一个重要的一级预防措施。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现在已经有非常权威的数据表明它是跟高危险HPV感染相关。所以,为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是有效防治HPV感染,进而降低宫颈癌发生的一个重要的措施。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有五款HPV疫苗获批注册,包含了三款进口HPV疫苗和两款国产疫苗。根据国家常规疫苗报表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HPV疫苗接种数量在逐年上升,从2018年的341.7万上升至2020年的1227.9万剂次。但从整体上来说,目前HPV疫苗还依然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们的适龄女性的数量还是比较大的,所以相对来说HPV疫苗接种率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积极加强HPV疫苗接种的科学宣传,推动HPV疫苗的试点工作。按照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推动广东、海南和福建三省先后启动实施了全省的适龄女孩免费接种国产二价疫苗的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了2022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很多其他的城市也利用健康城市的平台,推动宫颈癌综合防控试点的工作,比如像济南、厦门、无锡、鄂尔多斯等试点城市,就出台了适龄在校女生HPV免费接种的政策,还有成都对适龄在校女生HPV疫苗给予了定额补助,来满足服务对象对于HPV疫苗的不同需求。

近期总结的一个资料,我们也看到,这些试点地区初中女生的HPV疫苗接种覆盖面大大提高了,有些城市已经达到了90%以上。下一步,总结先行先试的试点,来促进免费HPV疫苗接种政策能够覆盖更多人群,同时也加大多部门协作力度,来解决HPV疫苗供应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满足接种需求。

在此我也特别想向广大女性朋友做个科普,目前我们国家可应用的HPV疫苗包括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使用的年龄范围9到45岁的女性,但是引起宫颈癌HPV高危型别最主要的是16和18亚型,所以二价疫苗就可以预防70%以上的宫颈癌,也就是绝大多数的宫颈癌。另一个重点,我要特别提出,HPV疫苗对于尚没有感染病毒的青少年女性接种的保护效果是最佳的,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9到14岁女孩作为首要接种人群,越早接种效果是越好的。所以,在目前HPV疫苗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也不必要因为等待更高价型的疫苗而错过了最佳的接种时间。谢谢。

孩子的出生缺陷将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当前,像耳聋、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还在困扰不少家庭,请问该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来进行预防?谢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

倪鑫

谢谢您的提问。刚才乔杰院士已经有了一些解答,我再简单补充一下。我们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明确提出,对于出生缺陷的防治,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从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儿童全方位的防治体系。我们知道,出生缺陷的防治核心问题第一是要加大宣传,鼓励育龄期的夫妇在适龄阶段进行生育。希望大家在备孕以及孕中能够科学规范,比如服用叶酸、避免接触放射性等有毒有害物质,更重要的是提倡健康生活。

第二,您刚才提到的先心病、唐氏综合征等。比如先心病,先心病新生儿筛查,从2018年开始,我们国家已经进行“双指标法”筛查,北京儿童医院也是从事先心病筛查、诊断、治疗的机构。我们加大了先心病的筛查,同时也和对先心病进行产筛的医疗机构联动起来,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从孕、产到出生后的整体筛查。我们感觉到,目前先心病到医院救治的比例在明显下降,整个筛查预防很重要。

对于唐氏综合征以及地中海贫血这两个病,更需要把防和筛的关口前移。比如唐氏综合征,在孕期产筛的时候,如果能进行有效筛查,明确了以后,通过一个知情的有效处理方式,现在已经大大降低了唐氏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地中海贫血有个地理特点,在这方面,我们对准备生育的夫妇,以及在婚前、孕前的时候,要进行血液学表型筛查、地贫基因的检测,一旦发现以后,通过孕期的产前诊断等有效方式,同样能够降低发病的状况。

最后是耳聋,听力筛查是大家都非常了解的,是个非常经济有效的手段,我们讲“十聋九哑”,发现孩子耳聋以后,很早干预,就能够使孩子尽早听到声音,学会说话。现在方法很多,比如人工耳蜗。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先天性耳聋的孩子得到康复。因此,对于出生缺陷的有效防治,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进行宣传,第二点是有效筛查和预防。谢谢您的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

生育政策调整激发了很多家庭的生育意愿,但是现实中有部分人群是要通过辅助的生殖技术来受孕,请问目前技术发展和服务能力如何?另外怎样规范开展辅助生殖?谢谢。

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乔杰

谢谢这个问题。您所说的辅助生殖制度就是俗称的试管婴儿,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1988年,中国大陆的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于我所在的北医三院。尽管我们开始比世界晚了十年,但是近30年,特别是近10年来,我们的技术发展的非常快,目前我们国家能够提供的总体技术服务量和技术水平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服务种类上很多,同时安全性高,妊娠率在40%-50%之间。并且在部分研究领域,比如着床前遗传学检测技术上处于国际领跑地位。

到去年6月份的统计,咱们获得国家批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机构已经达到了539家,人类精子库有27家,每年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总周期数超过100万,能够满足我们国家不孕症患者治疗的需求。特别是在辅助生殖技术的管理上,我们国家有三大优势,一个是辅助生殖技术的严格准入,2015年,组建国家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家库,促进各地技术审批过程公平公正,同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质量管理和规范服务。卫健委定期公布全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方面,我们特别加强了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日常监管。每年都会定期抽取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由专家组进行评审评价,这样就使得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知道我们的红线和底线在哪里,国家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专家组的成立,对全国辅助生殖技术安全规范、统一高效的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方面,严厉打击非法采供精、非法采供卵以及代孕等违法行为。所以,无论是从技术服务的水平还是行政的监管上,我们国家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整体工作都是相对比较全面,同时也在不断提升。

最后,我还是要再次跟大家强调,女性22-28岁是生育率最高的时间,也是卵巢功能的高峰。在这个时间内发生出生缺陷等不良结局的可能性也是最小的,所以大家应该特别强调适龄生育,特别是女性超过了35岁之后,出生缺陷的概率增加,生育率肯定是明显下降,在应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时候,相对费用高,成功率低,有的时候需要多次反复的治疗,还不一定能够真正梦想成真。所以我们特别强调育龄夫妻们能够理解这个生理过程,不要过分依赖辅助生殖技术,应该尽可能在生育率最好的时候自然生育。当然,有困难的时候,也要尽早求助于辅助生殖技术,能够更好地完成生育健康孩子的责任。谢谢大家。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谢谢乔院士,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今天发布会的四位嘉宾向大家介绍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妇幼健康工作取得的进展,以及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及改进,和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大家知道,妇幼健康工作关系到每个家庭,每次惠民政策的出台落地、每个帮扶措施的实施、每一次医疗科技的进步,其实也都在点亮每个家庭的希望之光,社会公众和在座各位的每一个善意举动都会为妇幼健康工作、为每个家庭带来很大的希望。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22-2030 南京借腹生子机构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